【不当得利纠纷】手滑转错账,对方拉黑拒还!当事人:这笔钱还能要回来吗?

2025-02-28

“小锦说法 普法维权”

如今线上转账越来越便捷,但若是在转账过程中,因一时疏忽大意,比如看错了数字、选错了收款对象,就可能导致钱款误转入他人的银行账户。这一小小的失误,可能引发诸多棘手的麻烦。若收款方诚信配合,问题尚可顺利解决;然而,若对方拒绝退还,情况将变得尤为棘手。面对这种情况,当事人往往会感到无助与迷茫,那么究竟应如何有效维权呢?

 

案情速递: 

委托人:高某原告

相对方:王某(被告)

高某向合作方王某转账时,因疏忽大意,误将5万元合作款转至另一位王某的银行账户。李某发现后,即刻通过微信告知王某,说明系误操作,将应转给合作方的款项错转给了他,请求王某转回。但王某未作回复,随后还拉黑了高某。高某因无法联系上王某,无奈之下起诉至法院,希望借助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基本案情:

20239月高某与合作方王某正推进一项重要业务合作。该项目涉及一项创新技术的研发,根据合作协议,高某需向合作方支付5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高某对此也十分重视,一旦资金到位,项目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双方的合作关系也将更加稳固。然而由于项目时间紧迫,高某在筹备资金的同时,还需处理多项其他业务,导致他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巨大。在操作手机银行转账时,高某因业务繁忙,精神高度紧张且操作匆忙,未仔细核对转账对象。

 

由于手机银行页面留存着与另一位王某(即被告)曾经业务往来的转账记录,高某不慎将本该转给合作方王某的5万元转给了被告王某。被告王某曾是高某的旧日合作伙伴,两人曾有过几次小额业务往来,但近年来已无联系。高某在转账后不久便发现了这一错误,心急如焚,立刻向其发送短信,详细说明了转错款的情况,并言辞恳切地请求返还这笔款项。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王某却始终未给予任何回应。

 

此后高某多次尝试联系王某,却发现自己的电话号码被拉黑,微信也被被告王某删除,完全失去了与王某的联系途径。高某想尽了各种办法,仍然无法与王某取得沟通,无奈之下,他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高某委托了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某返还误转的5万元,并支付资金占用期间的利息,希望法律能为他维护权益,追回这笔对业务合作至关重要的款项。

 

当事人诉求

1、请求判决被告返还不当得利5万元及利息

2、请求判决被告承担本案维权费用(包括不限于诉讼费、保全费、律师费等)

 

律师

律师:周巧云

擅长领域:

婚姻家庭、刑事辩护、民商纠纷、企业知识产权风控、合同起草及审查、建设工程

评价:

周律师自执业以来,一直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娴熟的办案技巧,知识面广,法学功底扎实,业务全面,实际应用能力很强,有较多的成功案例,获得了当事人及家属的信赖和普遍赞誉。

 

律所接到委托后,迅速指派了经验丰富的律师负责高某误转账一案。接受委托后,律师第一时间向高某详细了解案件经过。在沟通过程中,律师迅速判断出本案的关键点以及后续工作重心过后律师开始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律师首先收集高某手机银行的转账记录,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确保转账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明确了误转款项的时间、金额以及收款方信息。为了证明高某曾向王某主张返还款项,律师还协助高某调取了短信记录,从通信运营商处获取原始数据,保证短信内容未被篡改。

 

针对王某拉黑高某联系方式这一情况,律师指导高某进行了相关操作的截图,并对这些截图进行了公证,以固定证据。在对证据进行深入分析后,律师从法律角度对案件进行了严谨的论证。律师查阅大量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类似案例,确定了以不当得利为案由提起诉讼的策略。律师认为,王某在无合法依据的情况下接收高某误转款项,且拒绝返还,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在准备诉讼材料时,律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心撰写起诉状。起诉状中,律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案件事实,准确引用相关法律条文,清晰地表达了高某的诉求,即要求王某返还5万元及资金占用期间的利息。同时律师还为庭审准备了详细的证据清单,对每一项证据的来源、证明目的都进行了精准说明。经过一系列专业且细致的庭审前准备工作,律师为高某在法庭上争取合法权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办案结果:

在庭审中,我方律师主张:高某在操作失误将5万元误转给王某后,第一时间便以短信的形式向王某说明了情况,请求其返还款项。然而王某却对高某的短信置若罔闻,没有给予任何回应。不仅如此,王某还故意将高某的电话号码拉黑,微信也一并删除,这种行为明显是在故意逃避,试图将这笔误转的款项据为己有。从法律层面来看,这属于典型的不当得利行为。鉴于王某这种恶意占有的行为,以及高某资金被占用期间遭受的经济损失,根据法律规定,王某应当按照法定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产生的利息,以此来充分弥补高某遭受的经济损失。

 

在庭审当日,王某并未出庭应诉,也未向法庭提交任何书面答辩意见或相关证据。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得利人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本案中高某因操作失误将款项误转给王某,王某取得该款项没有法律依据,构成不当得利,高某作为受损失一方有权要求作为得利人的王某返还错转的款项。最终法院依法判决王某返还高某5万元及相应利息。

 

但判决生效后,王某仍未主动履行还款义务。高某无奈之下,再次找到我方律师,委托律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我方律师凭借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积极与法院执行部门沟通协作。律师协助执行人员查询王某的银行账户;同时深入调查王某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确认其名下房产、土地等不动产状况。经过一系列严谨细致的工作,最终成功锁定王某名下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顺利冻结并划扣了相应的资金,帮助高某拿回了这笔错转的款项及利息。

 

律师提醒:

那么一旦不慎转错账,汇款人该如何追回钱款呢?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积极沟通,留存证据:发现转账有误后,务必第一时间与收款人取得联系,诚恳地说明情况,并明确要求对方退还转错款项。倘若对方拒绝退还,一定要有意识地留存转账记录、双方的聊天记录以及通话记录等相关证据。这些证据在后续可能的维权过程中,将起到关键作用,是证明转错账事实和对方拒绝归还的重要依据。

 

2、借助平台,寻求协助:若转账发生在24小时内,若是通过银行转账,可以前往办理转账的银行申请撤销转账;若是通过网络平台转账,可在规定期限内,在银行相应系统上申请撤销。要是汇款已超过24小时且无法撤回,可请求银行客服帮忙与收款人联系,协商退款。同理,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转错款的,也能申请客服介入协调解决。

 

3、诉诸法律,维护权益:当沟通协商毫无结果时,汇款人可向收款人所在辖区人民法院,以不当得利纠纷为案由提起诉讼。起诉时,务必提交转账凭证以及对方拒不还款的相关证据材料。这里要特别注意,起诉的前提是明确被告的姓名和身份信息。若无法获取收款人具体个人信息,可委托律师向法院申请调查令进行调取。

 

最后,律师在此郑重提醒大家,在转出个人账户资金时,务必仔细核对收款人的姓名、卡号、开户行等关键信息,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避免因一时疏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旦不幸操作失误转错钱款,及时联系对方,若对方拒绝还款,不要慌张,依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他人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第九百八十七条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公众号

抖音

新浪微博